课程代码:00140
第一部分  选择题(共35分)
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25小题,每小题1分,共25分)
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或未选均无分。
1.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(    ) 
A.国际金融的“乘数理论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 
B.国际贸易的“零和理论”
C.国际金融的“杠杆原理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 
D.国际贸易的“绝对优势理论”
2.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没有出现的国际经济新现象是(    ) 
A.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增长速度
B.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
C.发达国家采用各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
D.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全面开放
3.从1992年起,世界银行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按下列哪一项标准折算的?(    ) 
A.利率平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汇率平价
C.购买力平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实际物价
4.下列哪一项可能违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?(    ) 
A.非关税保护原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关税减让原则
C.公平贸易原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自由贸易原则
5.在外汇市场的各类交易中,交易量最大的是(    ) 
A.即期交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远期交易
C.期货交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择期远期交易
6.下列外汇市场中,受贸易收支影响较大的是(    ) 
A.纽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伦敦
C.香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东京
7.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容易波动的项目是(    ) 
A.劳务贸易收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商品贸易收支
C.长期资本流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短期资本流动
8.最先提出国际收支调整弹性理论的经济学家是(    ) 
A.弗雷德·马歇尔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大卫·李嘉图
C.保罗·萨缪尔森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亚当·斯密
9.货币余额效应是指(    ) 
A.货币贬值通过影响收入在工薪阶层和利润收入者之间的分配,进而导致总吸收下降的效应
B.货币贬值引起的物价上涨促使人们以为收入水平下降,进而减少货币支出引起总吸收下降的效应
C.货币贬值通过使居民减少消费支出和投资下降,进而使国内吸收水平下降的效应
D.货币贬值通过促使贸易条件恶化而减少国民收入,进而使国内吸收水平下降的效应
10.马歇尔—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(    ) 
A.货币贬值程度
B.国际收支状况
C.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
D.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
11.一般来说,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,如出口需求冲击、进口供给冲击和资本流动等,要想更有效减轻冲击,必须采取(     )
A.浮动汇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固定汇率
C.盯住制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管理汇率
12.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融资的方式是(     )
A.官方贷款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发行债券
C.银行贷款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外国政府援助
13.通常认为,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(     )
A.1951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1961年
C.1971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1981年
14.在以《牙买加协定》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下,确定的主要储备资产是(     )
A.黄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特别提款权
C.美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欧元
15.绝对技术差异是相对技术差异的(     )
A.同一形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理论形式
C.特殊形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D.发展形式
16.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前提是(     )
A.跨国公司面对一个完成竞争市场
B.跨国公司面对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
C.跨国公司具有特殊优势
D.跨国公司能延续垄断优势
17.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移民中的多数不具有的特征包括(     )
A.受到良好教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技术熟练程度较高
C.有某种特殊专业技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女性居多
18.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有(     )
A.产品差异理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重叠需求理论
C.相互倾销理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嗜好理论
19.一般来说,对于生产中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,当一种要素投入量不变,而另一种要素投入量持续增加时,投入量不变的那种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将(     )
A.减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增加
C.不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无法确定
20.国际贸易中发生“悲惨的增长”的条件有(     )
A.产品需求弹性较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产品需求弹性较低
C.产品需求无弹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产品需求弹性无穷大
21.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,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,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(     )
A.雁形模式理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产品周期理论
C.示范效应理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大宗产品理论
22.征收进口关税对生产者来说(     )
A.有利于与进口相竞争的生产者
B.不利于与进口相竞争的生产者
C.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变
D.生产者的产品价格将下降
23.造反最佳关税的长期目标是(     )
A.从外国垄断厂商那里抽取部分垄断租
B.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
C.阻止国外商品进口
D.增加本国财政收入
24.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(     )
A.1988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1989年
C.1990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1991年
25.世界上最成功的国际卡特尔组织是(     )
A.世界铁路运输组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食糖生产组织
C.烟草贸易生产组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石油输出国组织
二、多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5小题,每小题2分,共10分)
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、少选或未选均无分。
26.假设货币政策保持不变,当政府只采取扩张财政政策时,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(           )
A.国民收入增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就业机会减少
C.失业减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总需求增加
E.国际收支改善
27.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的内容有(           )
A.汇率制度的确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各国货币的兑换性
C.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
E.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和组织
28.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流入国带来的利益表现为(           )
A.增加该国的财政收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增加该国的国民财富
C.增加该国的人才资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增加该国的管理费用
E.增加该国居民的就业岗位
29.为了扩大出口,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(           )
A.通过经济杠杆,刺激外贸企业提高产品质量
B.调整产品的出口结构
C.改善出口商品的生产布局
D